• 您好,欢迎来到千年教育知识服务平台  
  • 登录|
  • 注册
  • [退出]
网站数据统计:今日0套 共更新21399套课程

为什么陈寿《三国志》对诸葛亮评价不高?

更新时间: 2021-12-11 18:21:54 点击数:

《三国志》的作者魏晋时期的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公允的。

陈寿评价诸葛亮说:“(刘)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从这一段话里,陈寿对诸葛亮治国理政之才极为推崇,说他不亚于春秋时期助齐桓公称霸的名相管仲和兴汉四百年的名相萧何,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给予了肯定,但说得比较隐诲,说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说他用兵不戢,屡耀其武,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的原因有几点:一是对抗上国,众寡悬殊。当时的蜀汉以一州之地,对抗拥有九州的大魏,人口还不到曹魏的四分之一,又地处偏僻,确实有点儿自不量力。二是诸葛亮面对的又都是人杰。曹魏人才济济,曹真、张郃、司马懿等人,都是曹魏的人杰,智谋将略都不弱于诸葛亮,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诸葛亮伐魏也只能是劳而无功了。三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管得太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蜀汉人才匮乏,没有像韩信、王子城父这样的将才,来代替诸葛亮统兵征伐。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也不能让诸葛亮全神贯注于军事征伐,无形中就降低了军事征伐的质量。四是诸葛亮善于治军备战,但打仗过于谨慎小心,不敢冒险用奇,无形中就束缚了手脚,很难有大的成效。其实诸葛亮为何用兵谨慎小心?还不是因为蜀汉国小民少,将缺兵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兵微将寡的实情,诸葛亮用兵作战时,也只能围绕这一实情考虑谋划谨慎小心了。身为晋朝史官,陈寿当然不能大夸诸葛亮的军事功绩,如果把诸葛亮军事才能说得了得,那西晋的奠基人司马懿又当何堪?那样就犯了大忌,除非陈寿不想活或不想做他司马家的官员了。据南朝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曾和司马懿大战一次,大败司马懿,获精甲三千,玄铠五千领,由此可推算,司马懿当损失士兵一万多人,但陈寿为尊者讳,就只字未提,只记述了诸葛亮粮尽退军,张郃率兵追击,被诸葛亮派伏兵射杀张郃于木门道。经此一役,司马懿以后再不敢出战蜀汉军,只深沟高垒,闭门不战,用一个“拖”字,来拖走诸葛亮。终于在234年,司马懿拖死诸葛亮于五丈原。有志灭曹,恢复大汉,怎奈天命有归,诸葛亮也只能带着“攸攸苍天,何薄于我”的感叹,魂归离恨。陈寿能比较客观地记述并评价诸葛亮,也不失是一位良史之才!

其他网友观点

陈寿的《三国志》对诸葛亮评价不高吗?对这说法有点迷糊,但觉不是那么回事。

1.《三国志》陈寿是在写史,不能象罗贯中那样笔下可以纵横恣肆。后人对《三国志》的评价很高,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正因为有《三国志》的基本史实才成就了《三国演义》,后者为造智圣形象而杜撰了许多子虚乌有,好看客应心知肚明。

2.读读《诸葛亮传》便会觉得陈寿对诸葛亮的描述是雄才伟略睿智通观,真实性可信。有几人在乱局中便能看到天下三分有其一的局势走向?

3.从受黄皓排挤当可知,陈寿其人性格耿直符合写史,不会带偏私写诸葛亮。陈寿的老师谯周是诸葛亮任命的官员,也决不可能与武侯有私仇或偏见,这从其闻武侯过世立即前往奔丧便能看出,其在报答知遇之恩。而后谯周写《仇国论》是针对姜维连年征战耗费国力,此时官职和情境已不同。这些都不可能影响到陈寿写史。

4.诸葛亮的才智不能贬低,在带兵打仗,治国理政等方面是雄才大智调鼎之才;但其在用兵、用人等方面也出现过瑕疵,后人多有公论,毛泽东主席就曾多次作过中肯评价,说明诸葛亮是人而非神。

谢友邀!


其他网友观点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以上是陈寿对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评价,看着是通篇赞赏诸葛亮啊,那么为什么有人说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不高呢?个人感觉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还是很中肯的,人无完人,诸葛亮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已经难能可贵了,分析如下。

陈寿赞扬诸葛亮品德

这段评价的第一句,是长句,说的主要是诸葛亮在担任宰相期间,抚恤百姓,揭示法规,精简官职,权事制宜,诚心待人,公正无私。他是一个赏罚分明的掌权者,即使是仇人忠于职守,也必定会奖赏;即使是亲人触犯法律,也必定会处罚;即使犯了重罪之人坦诚主动认罪,也必定会开释;即使说话浮夸之人只是犯了轻罪,也必定会杀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善行不分大小,都应该奖励,恶行也不分大小,也会受到处罚。

如诸葛亮特别器重的马谡,因为违背自己的军令,丢失军事重地街亭,最后被“挥泪斩杀”。他自己也上书后主刘禅,自贬三级,成为右将军。如果换做其他人,很难做到自我反省的。如曹魏曹爽和夏侯玄公元244年策划的骆谷之役,征讨蜀汉惨败告终,不但没有反省自己,还变本加厉,大力排挤另一位辅政大臣司马懿,最后被诛灭三族。

又如诸葛恪先有东兴大捷,后遭到新城之败,他不但没有收敛自己,还对手下和东吴大臣更加严厉,最后被孙峻联合吴帝诛杀,也是被灭三族。

而诸葛亮在自己任用马谡,把守街亭,最后丢失街亭,本来不是他的错,可是他作为领导,担负起主体责任,自贬三级,成为右将军。诸葛亮的这种优良品质,值得蜀汉所有老百姓赞扬,学习,大家都敬畏他,爱戴他。

陈寿把诸葛亮比作管仲、萧何

在陈寿的眼里,诸葛亮就和春秋时期的管仲、萧何一个级别的人。我们知道,管仲是一个名垂千古的国相。他任职期间,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调解各诸侯国矛盾纠纷。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

萧何,汉初三杰之一,另两位是韩信、张良。他虽然没有上过战场,却被刘邦定为首功,受封为酂侯,食邑最多。刘邦之所以能够在前线无所顾忌地征战,和西楚霸王项羽争霸天下,得益于萧何后勤工作做得好。萧何使关中成为刘邦的巩固后方,不断地向前线输送士兵、粮饷支援作战,最后一举奠定乾坤。

诸葛亮自比为管仲和乐毅,而陈寿却把诸葛亮抬到了管仲和萧何的地步,由此可知,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只高不低。

对于最后一句“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陈寿表面上是批判诸葛亮多次伐魏,连年发动战争,劳师动众,却没有成功,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将,可能是战场上临机应变不是他的长处!这一句属于负面评价,实则不然,这是陈寿对诸葛亮公平公正的评价。诸葛亮只是一个人,并不是神,也不是三国演义中“呼风唤雨”的智绝。

他前期只是一个和郭嘉、荀彧、贾诩一样的谋士,后期只是一个和司马懿一样的一军主帅而已,不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神仙。他也会打败战,也有失策的时候。历史上,诸葛亮也确实多次伐魏失败,徒劳无功。这间接证明了诸葛亮军事才能有限,换句话说,他不是指挥打仗的料。陈寿总不能毫无廉耻地吹捧诸葛亮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吧。总结:通过仔细分析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我们发现,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还是很中肯的。他主要赞扬诸葛亮当丞相期间,兢兢业业,为国为民,赏罚分明,是一个品德高尚,恪尽职守的好官。他把诸葛亮比作管仲、萧何,也是对他的充分肯定。

至于最后一句,陈寿对诸葛亮军事上的失败,好像是批判,实则是惋惜,惋惜他不太懂军事,没有灭魏,恢复汉室江山。整体来说,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还是公平公正的,没有故意贬低。

其他网友观点

古人对陈寿的史学道德一直存在争论,这大概是从《晋书·陈寿传》成书开始的,上面写了陈寿索米书史,因父辱而谤诸葛。

索米指陈寿对曹魏时期负有盛名丁仪、丁讷的儿子们说,给我千斛米,我就给你们的爹立传,然而丁氏没有答应,于是《三国志》不见这两人的传记;“谤诸葛”是指两个事情,一件事诸葛亮斩马谡时牵连了陈寿他爹也被斩了,另外一件是陈寿在蜀国时不受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的待见,因为这两件事,加上前面一件事,所以后世有的史学家,怀疑陈寿人品有问题,在《三国志》里面“轻亮”。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就曾这样讽刺陈寿,“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

那么,陈寿真的在《三国志》里对诸葛亮的评价不客观,存在“谤”的成分么?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抚百姓 ,示议轨 ,约官职 ,从权制 ,开诚心 ,布公道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 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 ,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善无微而不赏 ,恶无纤而不 贬 ;庶事精练 ,物理其本 ;循名责实 ,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 ,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以其用心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 ,管、萧之匹矣 !”

除此之外,陈寿还用“《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来类比“梁益之民,咨述亮者”,把诸葛亮几乎与齐之管仲、汉之萧何、郑之子产这些人物比肩,这样的评价还算低么?

当然,以上内容,全部都是正面评价,《三国志》里还有一段关于诸葛亮的负面评价,也是这一段,引起了后人对陈寿史学道德的争论。即:“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 ,故使功业陵 迟 大义不及邪 ?然连年动众 ,未能成功 ,盖应变将略 ,非其所长欤 ?”

短短四十个字,却成为了后人质疑陈寿人品的依据,那么这段评价是否客观公允呢?笔者就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一下:一、如果你读过《三国志》全本,你会发现,诸葛亮几乎对所有三国人物都是有褒有贬,这是他的评人风格,诸葛亮并不是特例。刘备、刘禅是陈寿的故主,我们知道古人推崇忠臣不事二主,蜀国灭亡后,陈寿事晋,对于一心钻营仕途的人而言,在谈论故主的时候要么回避,要么尽量贬低,以此承托现在所效忠的主公的光伟正,然而在《三国志》中,陈寿仍以《先主传》、《后主传》以示区别于吴,足见他的人品是有保障的。

而对这两个人的评价,他也坚持有褒有贬。比如“先主之弘毅宽厚 ,知人待士 ,盖有高祖之风 ,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 ,而心神无贰 ,诚君臣之至公 ,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 ,不逮魏武 ,是以基宇亦狭。”

说刘备用人厉害,有刘邦的影子,托孤的坦荡,君臣关系之和谐,简直历史之最,然而,说具体的个人能力,是远不如曹操的,所以他的基业比较弱。

说关羽、张飞,是这样的:“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 ,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 ,飞义释严颜 ,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 ,飞暴而无恩 ,以短取败 ,理数之常也。”

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而论,因此,我们不能因为陈述欧对诸葛亮有贬责之语,就觉得陈寿道德有问题,在笔者看来,陈寿的史学观是正直的,看人看问题也是一分为二的!

二、从裴松之注的《三国志》中可以看出,陈寿对有关诸葛亮的材料在取舍上以精简为标准,而不是以笔伐诸葛亮为动机。裴注《魏略》中记载:“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不错,这一段其实就是“三顾茅庐”的毫无修饰,平铺直叙版,根本没有提什么刘备三次去茅庐!然而陈寿记载的这一段,采用的却是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刘备三顾茅庐说。如果陈寿对诸葛亮有心贬低,应该跟《魏略》的表述手法一致啊,何必采用诸葛亮之“三顾茅庐”说,来衬托诸葛亮?

三、关于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的评价,其实与陈寿同时代的人也这么认为。裴注中就曾引用《袁子》说:“亮、持本者也,则非所长也 ,故不敢用其短”,被刘禅杀掉的李邈在诸葛亮死后更加是全盘否定了诸葛亮,虽然他这种做法有点政治投机的意思,他本人也因此而死,但这样说明了,时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并没有后世那么高。因此,对某一历史人物的不同开发,因时因势而易,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当然,陈寿再《三国志》里确实对魏晋有曲笔回护。这个事情已经成为不争之事实,至于原因么,本文在此就不作赘述。然则,并不能因此就攻击《三国志》中大肆贬低诸葛亮。

综上,笔者认为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比较客观公允的,呈现给我们的诸葛亮形象,也并非后世因为封建忠君观影响而逐渐完美无缺的千古忠臣形象。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邀请!陈寿的《三国志》,史家之言,语言中肯,遵循写实,对诸葛亮的评价已经是很高了。由于人们长期受《三国演义》中,一些赞美诸葛亮的情节的影响,一直就把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在人们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在写这部书时,带有尊刘贬曹的观点而产生的一些错觉。毕竟小说有虚构的情节,不是史实,也不能把虚构的情节当作史实来看待。实际上,当时和诸葛亮才华相当的人是不少的,比如,郭嘉、荀彧、许攸、贾诩、司马懿、周瑜、鲁肃等人,都是治国能臣。才华和诸葛亮相比,都是不相上下的。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都是从实际出发的,如:

“抚百姓,示仪轨”

“开诚心,布公道”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治世之良才,管、萧之亚匹”

“事无巨细,亮皆专之”

“外连东吴,内平南越”

“连年动众,未能成功”

“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在陈寿看来,诸葛亮确实是治世能臣,但在治军方面,是有欠缺的;在处理国事上,把他比作管仲、萧何一类的人,这个评价是非常高的。管仲是齐桓公的名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萧何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放在一起相提并论,说明陈寿对诸葛亮的功绩,是十分赞赏的。还有,他忠诚刘氏父子,事必亲躬、赏罚严明、连吴外交、安顿后方等功绩,陈寿是肯定的,但是诸葛亮明知道蜀汉国力弱小,还兴师动众,连年北伐,多次无功而返,这是批评诸葛亮的不足。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又使作者感到惋惜。

可以说,作者陈寿既肯定了诸葛亮的功绩,也指出了诸葛亮的不足。评价是尊重史实的。

其他网友观点

我们先看陈寿自己如何评价诸葛亮的。

臣寿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领中书监济北侯臣荀勖、中书令关内侯臣和峤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之有伦也。辄删除复重,随类相从,凡为二十四篇,篇名如右。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陈寿对于诸葛亮的治国之才和个人品格的评价相当之高。唯一可以说黑点的地方是这一句“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就是说陈寿觉得诸葛亮作为辅国之臣的短板在于军事指挥的水平上。

这里对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探讨不做展开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到我以前关于诸葛亮军事水平的回答。这里我只摆千古名将李靖对于陈寿这句话的评价,那就是“但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李靖和李世民在军事探讨中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历代兵家对于诸葛亮的兵法也是推崇备至,“武庙十哲”绝非浪得虚名。

回到陈寿对于诸葛亮的看法上,陈寿汇编了《诸葛亮集》,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十二个字。我很难想象陈寿是怨恨诸葛亮的,因为你厌恶一个人是不会想着让他的作品、思想流传下去的,更别说还得你自己花时间精力来整理。

最后再补充一点,有朋友说陈寿是谯周的学生,而谯周跟诸葛亮政见不合,由此推论陈寿为此黑诸葛亮。我只能说想太多了,诸葛亮对谯周有举荐之恩,当时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谯周听到消息立马就赶去奔丧。蜀中大臣陆续还有想去奔丧,蜀汉的朝堂因为诸葛亮理事的作风一向比较务实,讲究效率,不重虚礼,当年刘备病逝也只是辍朝三日,所以当蜀中大臣络绎不绝想去为诸葛亮奔丧时,朝庭不得不下诏禁止。不然官员一半以上不在工作岗位,朝廷还要不要运转了?但是谯周因为是动作最快的,快到连诏令都没追得上他,结果还是让谯周到了诸葛亮灵前。(亮卒于敌庭,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

所以因为是谯周的学生而去黑诸葛亮这个论断太过于扯淡了,至于政见不合其实也不准确,不过我不想多说了。

其他网友观点

凡事看过《三国志》的读者都知道,它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演绎中的诸葛亮不是人,是神。三国志写的不是神,是人。你如果拿人和神比当然是有一定的差距,感觉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评价已是人类的极限了。

但是在(三国志)书中,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有失公允,曾经的

陈寿说:治戎为长,奇谋为短。

亮回答说:军事才能不等于奇谋,所以陈寿这句话并不表示诸葛亮军事才能不行;

陈寿说:理民之干于将略。亮说:陈寿只是说政治才能高于军事才能,并不是说他军事才能不行;

陈寿说: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亮说:陈寿的评价不够客观,仅为一家之言,更何况陈寿和诸葛亮有杀父之仇,所以这个评价不真实……;

其他网友观点

陈寿的《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评价是非常高的。陈寿也并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陈寿与诸葛亮有什么恩怨,故意黑诸葛亮。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这是陈寿评的诸葛亮。陈寿充分肯定了诸葛亮的治国之能,个人节操,只是在最后说诸葛亮北伐没有成功,可能是军事谋略应变能力不突出。这也是陈寿个人猜测。

在这段评价之前,陈寿因受命整理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史料和文章,写了一段很长的话,应该是写给晋武帝看的。看看陈寿是怎样描述诸葛亮的:

(以下为译文,感兴趣的应该直接去看《三国志·诸葛亮传》最后的原文。)

诸葛亮年轻时就英俊潇洒,才华超群,受仁人志士看中。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避难荆州,耕种天地,不求显达。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曹操南征荆州,刘琮投降,刘备势单力薄,无立锥之地。二十七岁的诸葛亮献奇策,亲自出使东吴,向孙权求援,孙权本来就钦佩刘备,又见诸葛亮卓尔不凡,对他也非常敬重,于是派三万人马救援刘备。

刘备借助东吴援兵打败曹操,并乘胜平定荆州江南地区。后来刘备又西取益州。

益州平定后,诸葛亮被任命为军师将军。刘备称帝,封诸葛亮为丞相,总管尚书台政务。

刘备去世,刘禅继位,年少无知,政事无论大小,都由诸葛亮裁断。

诸葛亮对外与东吴结盟,对内平定南部叛乱,颁布法律制度,训练军队。制造机械极其精巧,实施法令赏罚分明,作恶的必受惩处,为善的一定会被表彰,使得全国官吏都不敢违法乱纪,人人追求上进,路不拾遗,强不欺弱,民风淳朴,秩序井然。

诸葛亮的理想是进可以一统天下,退可以割据一方,壮大国力,震慑天下。他还考虑到自己去世后,蜀国没人能够像自己一样讨伐中原,抗衡强国。所以不断用兵,张扬武力。但是诸葛亮的才能,擅长整顿训练军队,奇谋制敌是他的不足。诸葛亮治理百姓的才能胜过他作为将领的谋略。而且与他对敌之人,不乏当世人杰,再加上双方国力悬殊,本应该采取守势的蜀国却反而不断进攻,所以连年兴师动众,却不能取得成功。

昔日萧何举荐韩信,管仲举荐王子城父,都是考虑到自己长处是治国,不能兼顾军事。诸葛亮的治国才能或许不亚于管仲、萧何,但他找不到城父、韩信那样的名将,导致自己不能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可见天命所归,不是个人智力能左右的。

青龙二年(公元234年)春,诸葛亮率军出武功,分派士卒开荒种地,作为长久驻军的根基。这年秋天,他就病逝了。百姓追忆怀念他,谈论他的功绩。直到今天,梁州、益州百姓称赞诸葛亮的话仍能听到。即使《甘棠》歌颂召公、郑人歌颂子产,也不能与此相比。孟子说:“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这话可信啊!

有人认为诸葛亮的文采不行,过于啰嗦。臣认为皋陶是大贤人,周公是大圣人,但研究《尚书》,其中皋陶之言简略典雅,周公之文繁复尽详,为什么呢?因为皋陶在与舜、禹交谈,周公在同部下一起发誓。诸葛亮谈话的对象,都是普通人,所以他不必追求文辞的华丽深奥。

陈寿写了这么一大段,全都是在称赞诸葛亮的能力和功绩,可比管仲、萧何,即使有人说诸葛亮的文采不行,陈寿也去为他辩护。但是其中有一句评价诸葛亮军事能力的话,却被一些人揪住不放,因此认为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不高,更有人借这句话玩命地黑诸葛亮。我认为是在断章取义。

“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陈寿说诸葛亮善于治军,不善于奇谋。他的治国之能强于为将韬略。陈寿并没有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诸葛亮确实善于治军,训练出一支战斗力强大的部队出来,进可以打得司马懿不敢出门,退可以击杀张郃、王双。但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确实没出什么奇谋,北伐也并没有成功,陈寿的评价还是很客观的。

陈寿说诸葛亮治国之能强于为将韬略,是拿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与治国能力相比,这并不代表诸葛亮没有军事能力。考试时,语文考100,数学考95,别人说你数学不及语文,那这数学就差了吗?在陈寿眼里,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但不到他的治国能力,韩信的军事能力那种超一流水平而已。

陈寿对于诸葛亮的评价,仅仅在军事方面挑出一点毛病,如果这都叫评价不高,那其他的历史人物还有法看吗?如果没有这点毛病,诸葛亮就是个完人了。

陈寿写了《诸葛亮传》,让我们知道诸葛亮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发明等各个方面都有建树,是个什么都会的全才。陈寿让我们看到这么厉害的诸葛亮,本身就是因为陈寿本人对诸葛亮的评价极高。

很多人都说诸葛亮之所以牛,都是《三国演义》吹出来的。诸葛亮能成为智慧的结晶,我认为不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吹捧,而是因为诸葛亮自己和陈寿的《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的才能征服了对手司马懿和晋武帝司马炎,于是陈寿能够毫无避讳的去夸赞诸葛亮,给予诸葛亮高度评价。后世文人对诸葛亮的了解,大都来自于陈寿的《诸葛亮传》,绝大部分人都是歌颂诸葛亮的。

诸葛亮的事迹最终能从官方和民间两条路流传下来,最后越传越神,逐渐神化,演绎出各种各样的野史传说故事。《三国演义》不过是将民间传说故事做个加工总结,让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

我看完陈寿的《三国志·诸葛亮传》,感觉诸葛亮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这个诸葛亮形象是陈寿给的,所以在我眼里,陈寿给诸葛亮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如果陈寿对诸葛亮评价不高,也不可能写出接近完美的诸葛亮来。我甚至怀疑,陈寿会不会因为晋武帝推崇诸葛亮,尽说诸葛亮好话呢?

杜甫有事没事就写诗歌颂诸葛亮,难道杜甫也看过《三国演义》?

八阵图

作者:杜甫 (唐)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其他网友观点

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陈寿的《三国志》为什么对诸葛亮评价不高?

诸葛亮是人们心中神一样的人物,千百年来都被人们当做神灵一样祭拜。所以才有人误以为《三国志》对诸葛亮评价太低,有失公允。再加上《三国志》作者陈寿父亲原为马谡参军,因为马谡失街亭的缘故,受到髡刑处罚,便有人以此为依据,认为陈寿为了替其父亲报仇,有意贬损诸葛亮。

其实,陈寿的《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评价很公允,就是失街亭那一曲,陈寿对诸葛亮仍然充满溢美之词。

既然如此,为什么有人以为陈寿的《三国志》对诸葛亮评价不高呢?

对于这个问题,山野老人从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一,《三国演义》将诸葛亮当成了神。

很多人认知诸葛亮都是从《三国演义》那里获取信息。

鲁迅评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说:“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

实际上《三国演义》将诸葛亮当做神灵一样的人物来歌颂。

让诸葛亮扬名千古的最感人的内容就是关于赤壁之战的描写。

赤壁之战写孔明祭东风,让读者崇拜得五体投地。

如果从这个高度来看诸葛亮,《三国志》肯定做不到!

二,《出师表》太虚伪。

中国社会,读《出师表》的人不在少数,特别是今天《出师表》选入初中课本的情况下,读《出师表》的人更多,受《出师表》影响的人更多。

《出师表》当文学作品读,确实感人!

《出师表》当做史书读,或者说,结合史料读,就可以看出《出师表》太虚伪,误人子弟。

对于《出师表》中的谬误,山野老人在之前的悟空问答中有过很多叙述,这里再补充一点。

如《出师表》中这样一句话:“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这样一句话,结合史书读,就可看出诸葛亮的虚伪。

诸葛亮一而再的出师北伐,从来就没有问过刘禅,所以“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谎言。

再如“不效,则治臣之罪”,诸葛亮每一次北伐都是无果而终,什么时候受过刘禅的惩处呢?

三,《三国志》对诸葛亮评价很公允。

从《三国志》所写的内容看,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很公允!

有人以为从《三国志》的角度评价《三国志》,是王二卖瓜,自卖自夸。

山野老人换一个角度看《三国志》,也可以看出《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评价很公允!

裴松之《三国志注》引用了很多史料,对《三国志》作注释。

将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与陈寿的《三国志》比较,更能看出陈寿对诸葛亮评价的公允,更可以看出《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溢美之词。

还是以赤壁之战为例。

《三国演义》写刘备去东吴娶亲,说刘备害怕去东吴,担心中计,是诸葛亮鼓励刘备去,并派赵云护卫,还给了赵云三个锦囊妙计。其实这些都是为了“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的溢美之词。

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引用《江表传》的内容证实:去东吴娶亲是刘备自己的主意,相反,孔明反对刘备去东吴娶亲。

刘备东吴娶亲,也没有带上赵云。

刘备从东吴回来的时候,孙权带着张昭、鲁肃等人一直护送到江边。

刘备临行前,孙权与刘备还进行了一番长谈。

这样友好的情境下,还需要什么锦囊妙计呢?

综上所述,诸葛亮流传千古的美名是《三国演义》塑造的,是《出师表》的误导,真实的诸葛亮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牛!

其他网友观点

众友回答都很精彩,到我这只能简单说几句。史实证明陈寿是个正直的人,他笔下的诸葛亮写的基本公平,有些观点不妥,对孔明似有贬低之处,有人认为因陈式是陈寿的叔父,因被孔明所杀,陈寿怀私怨。其实不是这样,陈寿与陈式无关系!他是谯周的学生,谯周曾多次反对诸葛亮出祁山北伐,他的观点肯定对陈寿有影响!而最能影响陈寿正确评价诸葛亮的,是晋主司马氏!!!陈寿随后主刘禅降魏后在司马氏手下任职,端人家碗受人家管,司马氏之前辈司马懿深受孔明之辱,若陈寿过分赞颂孔明,司马氏当然不会满意!所以陈寿写《三国志》大书曹魏30篇,吴20篇,蜀才15篇。看来后人说《三国志》并不完全公正,也有些道理!这也很正常,别说三国志,就是其它史书也未必都真实!毛主席在读完二十四史后写的《贺新郎读史》中就有“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之词,→指出二十四史多讲三皇五帝圣人之事,不符合真实的历史,骗了很多读者。总之,陈寿的《三国志》也很难做到完全真实,有些偏差也是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