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千年教育知识服务平台  
  • 登录|
  • 注册
  • [退出]
网站数据统计:今日0套 共更新21399套课程

中国的洲际导弹发展如此之快,为什么还要发展远程战略轰炸机?

更新时间: 2021-12-11 13:11:35 点击数: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三个国家之一,但是从性能上来讲我国的战略核潜艇及潜射弹道导弹性能在“五常”中最弱,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数量、质量与美、俄也有明显差距,而空基方面目前还只有轰-6K这样的远程轰炸机平台,还算不上真真正的战略轰炸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需要发展的不仅仅是远程战略轰炸机,而是整个核战略打击和威慑体系,而相对来说发展战略轰炸机的形势最为迫切。下一代战略轰炸机效果图

现役战略轰炸机一览,轰-6K小的可怜,这也是我们为何要发展战略轰炸机的原因之一!

目前全球范围内装备战略轰炸机的国家只有美、俄、中三国(当然,印度也进口了3架Tu-22M轰炸机),其中美、俄两国的战略轰炸机规模和技术水平远超我国,美国现役战略轰炸机包括B-2、B-1B、B-52三个型号,俄罗斯则有Tu-160、Tu-22、Tu-95三个型号,而我国只有轰-6一个型号。从性能上来说,B-2处于绝对领先水平,Tu-160此次,Tu-22和B-1B再次,Tu-95和B-52在一个档次,我们的轰-6系列位列末席。已经服役20多年的B-2轰炸机,依然傲视全球B-1B战略轰炸机载弹布局图-160和图-22轰炸机静态展示

在战略核打击/威慑体系上,“东风”系列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体系完整、性能与美俄先进水平接近,只是核弹头数量上差距较大;海基方面,094/094A型战略核潜艇及搭载的“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性能虽然达不到世界先进,但是下一代战略核潜艇和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发早已布局;而空基方面的轰-6K虽然经过大规模技术改进,但9000公里的航程和15吨的最大挂载,实在是无法满足“战略轰炸机”的定位,也是我国“三位一体”中相对最薄弱的一环。“东风”系列导弹Su-35战斗机伴飞轰-6KF-15战斗机的载弹量高达14吨,直逼轰-6K

发展战略轰炸机除了满足国家战略安全以外,对于整个航空工业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近些年随着歼-10、歼-16、歼-20等先进国产战斗机研发、制造,军用航空技术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在大型飞机(民用和军用)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目前运-20已经批量投产,但航空发动机暂时依然靠进口维持,研发战略轰炸机对于整个航空工业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从国家战略上集中资源、资金以及政策扶持,突破航发、电子、材料、装备制造等航空方面的关键学科,对于整个国家航空工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必要性不言而喻!未来新一代战略轰炸机与歼-20编队效果图

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图片源自网络)。

其他网友观点

我们常说的三位一体核打击模式,即为:轰炸机模式、陆基模式、以及潜射模式。三种打击模式各有所长,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核打击模式的国家,才可以称得上名符其实的核强国。

首先我们来看看潜射模式,这是一种前期生存能力最强、需要技术含量最高、同时价格也最昂贵的核打击模式。因为潜射导弹费用相当昂贵,只适合于携带核弹头做战略威慑存在,它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后期的突防能力不够理想。接下来就是陆基模式,通常以发射井、车载、以及末日列车的三种方式存在,也就是题主所说的洲际弹道导弹,它的优点在于单发载弹量大,末端弹头突防能力强等特点。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单发最多可携带12枚核弹头,所需要的推进燃料不亚于发射一次卫星,如果携带的是常规弹头,基本上就相当于高射炮打蚊子,成本会比被打击目标还贵出许多倍。因此,也只适合以战略威慑方式存在。最后就该轮到我们的重点轰炸机模式了,由于轰炸机具有非常强大的载弹量,属于三种核打击模式中不折不扣的最强核威慑模式。再加上它大大降低了“快递成本”,不但可以作为核战略威慑武器存在,同时还可以执行常规轰炸任务,在实战中是最具有对敌方目标造成破坏力的一款战机。我这两张图片都是我国轰-20的最新曝光照,它的存在甚至不亚于拥有航空母舰一样的战略意义,期待能早日见到它试飞的那一天到来。

我是老兵带我学军武,如果你是老兵就请关注我,并在下方留言评论,期待你带着我一起学习军武知识。谢谢大家!

其他网友观点

首先是——咱们哪发展远程战略轰炸机了?别瞎说,先来个否认三连……

中国的威慑性武器一直是在尽量利用现有平台,小步慢跑的方针下发展起来的。并没有太多的跨越式发展。即便是我们的洲际导弹,也是吃了美苏两国当年核裁军的红利,在“龟兔赛跑”中,小步慢跑超过了两只睡觉的兔子。讲真并没有太多可以值得骄傲的部分,虽然我们做得很好,但是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潜力还是没触及到这种武器的天花板。

现在我们的所谓的远程战略轰炸机还是以图-16的魔改型轰-6为主导。

这一点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咱也不用忌讳什么。

虽然2016年9月1日,马晓天司令放话说我们在研制新一代的远程轰炸机,但是所谓的“轰-20”至今也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甚至在去年5月份,有消息人士说,如果疫情得到控制,我们的轰-20可能会在珠海航展亮相。但是去年11月的珠海航展也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取消了,到今天这句话也过去一年了,我们依旧没有在合适的场合看到“轰-20”的出现。马上9月28日就快到了,延期的第13届珠海航展上我们会不会看到轰-20的出现呢?这里先得丧一下——大概率看不到。

至于今年4月《现代兵器》杂志所刊出的“轰-20”的假想图,只能说是有失媒体人的体面。因此W君也一直没做出过任何正面评论。当然了后来《现代兵器》的相关人员也出来澄清,在第六期和第四月份发出的轰-20假想图来自于同一个军事爱好者自己绘制的。并不是真正的“轰-20”,并且发言人也声称并没有在文章中注明这就是轰-20,但上图就不知道大家要如何理解了。

所以中国的武器,千万别信杂志和自媒体,真正能揭示一个武器存在的只有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能让我们觉得这个武器可以形成战斗力的只有国庆阅兵。其他渠道的任何信息都应该保持怀疑态度。

说了这些后,我们来聊聊为什么一个军事大国要发展远程战略轰炸机。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远程战略轰炸机是构成核弹三位一体打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发射核弹的工作大部分还是有路基弹道导弹来完成的。

这里首先就得提到一个生存能力的问题了,大家都知道,固定在地面上的核弹发射井是各种核战争战略模型中首先要被打击的目标。

因为这个设施是固定的。因此在建成后若干年就都早已标定在世界各个大国的地图数据中了。毕竟现在的侦查和探测手段已经可以分辨地面上的目标了。

这就导致了核弹发射井只能增加防护层厚度来抵御对方弹道导弹的打击。

生存能力更高的是陆基机动导弹发射车。

由于自身有机动性,它们的行踪很难被预料。对导弹发射车的打击就需要大范围的打击能力了,难度系数增加。

但是由于机动发射车还是有预定的发射场来制约,因此也并不是特别安全的一种导弹预装形式。

再往后就是核潜艇了。

藏匿于大洋深处,一旦有战况可以迅速地做出打击。别高兴,随着技术的发展潜艇也不安全。

美国、俄罗斯以及我们自己都将无人船拉到了议事议程上。这种无人驾驶的军舰可以长时间的在海面上航行,为的就是监视海底的潜艇。由于造价低可以大量制造,广泛的部署于各个海域,并且没有人员在船上,自持力很强。他们可以对一片海域内的潜艇做出识别和跟踪。必要的时候可以对潜艇发起攻击。在未来几十年后,潜艇就已经不会作为一个安全的核载体而存在了。毕竟潜艇的隐密性,已经由无人船构成了直接的威胁。

那么剩下的就只是轰炸机了。

在冷战期间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核打击,美国和苏联都有战略轰炸机的值班任务。

将轰炸机上装好核弹飞到天空中,机动性比陆基导弹发射车还要变幻莫测,隐蔽性可不考虑,毕竟值班飞行路线是在自己的领空,敌人是打击不到的。一旦发生战争,这些轰炸机会直接扑向对方的领土,按照预定的计划投掷核弹或发射巡航导弹。

可以说,执勤中的轰炸机是在核三位一体体系中生存能力最高的一个分支。

这也是为什么轰炸机的技术虽然老旧,但在核三位一体的体系中总有存在的席位。

其次,在和平时期轰炸机是有相当大的作用的。

有的是军迷津津乐道的图-160绕飞项目。但要考虑一下,为啥轰炸机要绕飞潜在的对手国家?

它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呢?

最直接的意义是,轰炸机在绕飞的时候,对方战斗机是要进行伴飞的。

和大家买车要看里程数一样,战斗机也有固定的飞行小时数量。并不是可以一直飞下去的。到了一定飞行小时数量的时候,这些战斗机也会面临着报废的命运,修是修不好的。

往往一次轰炸机绕飞会牵动对方的多架战机紧急起飞,在对方战机工况很差的情况下进行飞行。例如亚音速的图-95带着超音速巡航的F-22遛狗的行为。

都是对F-22寿命的严重消耗。这是一个用最低成本让对方失去大量战斗机的方式。有个数据记载冷战期间苏联的轰炸机以各种理由靠近北约的空域,从1965年至1978年这十三年的时间中消耗掉北约战机的173万飞行时间。以F-15卓著的8000小时飞行寿命来计算,13年间直接将217架F-15溜达到报废。

当然了,这是一个概算,战机也不可能专门用于伴飞飞到报废,但这种伴飞任务所承担的机体寿命消耗和额外的维护支出都是要用飞机和军费来买单的。进而就不断地削弱对方的实力。

这也是在和平时期远程轰炸机的一个用途。

咱们不是有的时候也去溜溜狗吗?仔细看空军发布的照片里面跟在战神后面的是啥飞机

其他网友观点

洲际弹道导弹与战略轰炸机都是大国战略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作战使用、威慑效能上各具特点、各有优劣,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可预计的较长时期内,仍将共同存在、不断发展。

洲际弹道导弹的主要优势是射程远、速度快、突防能力强、弹头当量大。以俄罗斯的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为例,它是白杨-M的改进版本,既可以陆上机动发射,也可以固定井下发射。导弹总重49吨,命中精度150米左右,携载4枚分导式弹头,每枚弹头TNT当量15~30万吨,最大速度超过20马赫,射程1.1万千米。

从数据指标看,这种导弹从俄罗斯内陆发射可有效攻击美国全境,由于导弹速度高达20马赫,末端速度也达到12马赫,因此大大增加了防御难度;4枚分导弹头总当量达到120万吨,足够摧毁一座中等城市或一处军事基地。

洲际导弹的主要不足是则是用途单一、使用灵活性不强,导弹及配套系统的制造和维护费用极高。由于洲际导弹一般只搭载核弹头,而核导弹的最大作用就是威慑,因此这种只能放在家里吓人的核导弹实际上是“最无用”的装备。况且,洲际导弹只能使用一次,一旦发射无论是抵达目标还是空中自爆,只有粉身碎骨的结局。

洲际导弹系统的维护使用费用高昂,资料显示东风31洲际导弹和8枚弹头的总造价大约4.2亿美元,换算人民币大约30亿,而导弹发射井和配套设施的费用甚至比导弹还要高,这样算来一个洲际导弹固定发射系统的造价将高达上百亿人民币;即便是公路机动发射系统,也要配套重型载车、维护训练基地等,总造价也会很高。

可以想象,一枚洲际导弹及其配套系统,在全寿命周期内的费用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因此,美苏当年签订条约削减战略性进攻武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费用高企、难以维持的考虑,毕竟消耗如此巨额军费,只是为了打造一种“不能使用”“有去无回”的武器,实在是不太划算!

战略轰炸机的主要优势则是航程远、载弹大、作战灵活、核常兼备。美国的B52H拥有1.6万公里航程和30吨载弹量,超音速的B1B则有1.2万公里航程和34吨载弹量,B2隐身轰炸机具备1.1万公里航程和23吨载弹量;俄罗斯的图95具备1.4万公里航程和25吨载弹量,超音速的图160具备1.6万公里航程和45吨载弹量。这些战略轰炸机的弹仓内或机翼挂架下,灵活使用各类无制导炸弹和精确制导武器,尤其是AGM-86战斧或X-101/102巡航导弹,具备3000~5000公里的射程,能够根据作战需要在各种常规弹头和核弹头之间灵活选择,大大提高了作战灵活性。

不仅如此,战略轰炸机与洲际导弹相比,一个突出特点是可以重复使用、随时召回。战略轰炸机尽管造价同样高昂,但可以重复使用,在数十年的寿命期限内,可以随时执行训练、巡逻、实战等多种任务,作战中途也可以灵活调整打击目标,甚至中止作战任务。这样算来,战略轰炸机作战更实用、更灵活,维护使用的成本相对更低。

战略轰炸机与洲际导弹相比,主要不足在于速度慢、突防能力相对不足。即便是超音速的图160最大速度不过2.05马赫,而B1B甚至只有1.25马赫,这样的突防速度在现代化的防空系统面前,确实没有多少机会。因此,战略轰炸机的发展方向是隐身化载机+远射程武器,比如美国B2轰炸机,以及在研的美国B21、俄罗斯PAK-DA、中国轰20,这种配合能够发挥轰炸机的大航程、高载弹、强隐身优势,配以导弹的远射程、高速度特点,达到有效突防、远程打击目标。

总的来说,同样作为进攻性装备,远程洲际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的上述性能特点,决定了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战略战术态势和战场环境,二者之间有功能上的重叠部分,但并不存在相互代替的关系。

其他网友观点

洲际导弹和轰炸机的关系,就像是自行火炮和坦克的关系一样,他们各有各的用途,不能互相替代。

举个例子,在陆地作战中,如果要摧毁一个目标,你可以在50公里外用155毫米的自行榴弹炮射击,也可以派遣坦克开过去消灭它,但是绝不会有人认为火炮能够取代坦克,因为坦克可以及时的消灭随时出现的目标,也可以灵活的改变攻击目标,还可以持续的在被攻击区域活动,施加持续压力,还可以利用直射火力,随时支援其他军兵种作战。

图为东风-5B洲际导弹,是目前我国运载力最强、射程最远的洲际导弹。

正如洲际导弹和轰炸机,如果要摧毁一个他国的战略目标,可以发射洲际导弹,也可以派遣轰炸机,而轰炸机能完成的任务就更多了。就像是坦克那样,轰炸机不但可以摧毁那个最终的目标,还可以消灭其他及时出现的目标,甚至还可以快速灵活的改变攻击目标,还可以持续的在作战区域飞行,施加持续的军事压力,也可以支援其他军兵种作战。这些道理与火炮和坦克的关系是一样的。

图为东风-41洲际导弹。

洲际导弹是一次性的,他的使用方式和轰炸机不同,他只能打击标定目标。除了洲际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也是一样的,比如射程达到2500公里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其用法也是打击标定目标。已经标定的目标是提前发现的目标,并非是战场上新出现的,或者临时出现的目标,因此导弹的打击有其局限性。例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海军虽然使用导弹打响了“第一枪”,但是打击的都是雷达、防空阵地、指挥机构、行政设施等固定的、事先标定好的目标。

随后,美国还在伊拉克战争的第一天,出动了1500架次的作战飞机,这些作战飞机就不仅仅是打击标定目标了,而是不断的袭击伊拉克各种军事目标,包括坦克、装甲车、炮兵阵地、地面停放的战斗机等,硬是在第一周就通过上万架次的攻击,彻底摧毁了伊拉克的军事体系。而在这一周的攻击当中,导弹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因为巡航导弹无法打击那些移动的、新出现的目标。

图为轰-6K战略轰炸机,可以携带6枚CJ-10巡航导弹。

再比如洲际导弹,他一般产量较少,只搭载核弹头,是国家战略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仅能用于核战争。比如两个世界级军事强国对抗时,就需要用洲际导弹打击对方的大型城市、军事基地等目标。如我国的东风-41洲际导弹,可以携带6-8枚分导式核弹头,发射出去后可以打击最多8个目标,也可以多个弹头打击一个目标,提高毁伤概率。但是无论如何他都属于核战争武器,使用洲际导弹的结果,就是必然遭受对方的核反击。

图为挂载重型导弹的轰-6N轰炸机。

但是轰炸机不同,轰炸机除了在核战争中使用外,还可以在常规战争中发挥作用。比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就曾在本土起飞B-2轰炸机,对伊拉克战场上新出现的装甲集群进行了打击。再比如说,我国的战略轰炸机轰-6K、N、J等,都可以在常规战争中广泛使用。如轰-6K,他最多可以挂载6枚CJ-10空射型巡航导弹作战,该导弹射程2500公里,命中精度在10米误差以内,完全可以在常规战争中发挥出远程精确打击作用,对敌人的仓库、基地、指挥、雷达、防空等设施进行预先攻击。

图为挂载高超音速导弹的轰-6J轰炸机。

再比如轰-6N,他是海军型轰炸机,可以挂载6枚YJ-12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还可以进行空中加油,对最远6000-7000公里外的目标进行空袭,作战范围覆盖整个西太地区,可以对航母战斗群构成重大威胁。同时,轰-6N也可以执行对地打击任务。最新的轰-6J就更强了,可以挂载高超音速滑翔式导弹,这种导弹飞行速度超过10马赫,射程大约为1000公里,难以拦截,能够对一些高价值目标进行精确的毁伤。

图为轰-6N轰炸机。

这些轰炸机可以执行多类型的作战任务,都是洲际导弹所不具备的。说到底,洲际导弹只是一种射程足够远的导弹,本质上依然是弹药。而轰炸机虽然不一定有洲际导弹打击距离远,但属于作战平台,或者叫武器发射平台,因此作战的灵活性要强大很多。不过,对于一些高危险的、需要确保必须摧毁的洲际目标,在核战争前提下,使用洲际导弹的效率要更高一些。因此,虽然我国有很强的洲际导弹,但是无法取代轰炸机,也依然需要研发轰-20这样的先进轰炸机。

其他网友观点

洲际弹道导弹确实是具有飞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强,现阶段技术水平没法拦截的特点,是先发制人核打击或者核反击的第一种武器。

但是机动式固体洲际导弹的劣势也是很明显的,首先就是它的载荷质量不高,目前使用最先进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洲际导弹最大有效载荷在1.2吨,我军的东风41型洲际导弹也就这么大的有效载荷能力,如果携带一个300万吨核当量的单弹头射程勉强接近1万公里,这就会降低了核威慑能力,毕竟是没有形成全球大部分地区覆盖,如果想覆盖全球大部分就要降低核弹头的威力,携带3枚20万吨的弹头射程可达1.2万公里,但是20万当量的核弹头核打击的能力降低了,同样是降低了核威慑。

既然是机动式固体洲际导弹因为推力的原因导致了核威慑能力下降,那么地下井发射的液体洲际导弹的威慑力是不是更大?从性能对比来看,在射程相等的条件下“井基液体洲际导弹”的推力确实要大于,比如说:图片里的东方5B洲际导弹,携带3枚300万吨当量核弹头时射程1万公里,携带4枚50万吨当量核弹头时射程为1.3万公里,基本实现了全球任何地方的射程覆盖!

而且从模拟发射的效果来看,“井基液体洲际导弹”的发射准备时间和打击精度也要高于机动式固体洲际导弹,因为21世纪以后的液体燃料采用了低腐蚀性的配方,可以在导弹的燃料箱内存储8年的时间,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临时加注延长发射时间,并且井基洲际导弹在发射井内要系统要实时进行测试和调整,导弹在恒温恒湿的井下一直处于最佳状态,接到发射指令后可以在30分钟内发射,整个发射时间最短,所以井基型洲际导弹是核反击当中最先使用的武器。

但井基型洲际导弹也有缺陷,就是因为它固定没有机动能力,反而成了敌方洲际导弹首先打击的目标,生存能力比机动式洲际导弹要低。

从唯物主义角度来说,任何武器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会有克服不了的缺陷,为了保证核打击或者核反击的有效性,就必须将核武器的载具多样化,由陆基洲际拓展出由战略核潜艇发射的海基洲际导弹,相比于火箭类载具,战略轰炸机的运载量更大,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洲际导弹,俄罗斯的“萨尔马特”最大载荷为10吨,但射程降低为7500公里,而图160轰炸机载弹量20吨时航程仍然达到了1.2万公里,这就是载具的优势。

同理我国核武器发展也是“三位一体”,在发展陆基和海基洲际导弹时也必须发展战略轰炸机,核武器载具多样化,配合使用才能起到更有效的核威慑作用。

其他网友观点

洲际导弹是洲际导弹,战略远轰是战略远轰,不一样,主要区别和作用如下:

第一,战略三驾马车,都有存在的必要。陆地上的洲际导弹,无论发射井,还是移动发射的,生存能力存在不高的问题。远轰部署则更加灵活,生存力要比洲际导弹高一些。如果再加上水下的核潜艇,妥妥的三位一体,正能提高和充分保持足够的核威慑能力。核反击能力,正是大国压舱石,目标反击手段就这三个,缺了哪一种,都是不完整的,因此我们在有了洲际导弹,有了战略核潜艇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再发展自己的战略远轰。我们知道,核弹头数量,与美俄差距巨大,要提高核能力,唯有在投送手段上保证自己的威慑力,锻造硬功,以提高和巩固自身核能力。多种手段多口气,着实大意不得。

二,威慑看得见。这些年,我们常能看到俄罗斯秀,在该国,有句非常有名的话,抗议一万次,不如战略轰炸机的翅膀摇一摇,的确是这样。西方常自诋毁俄战略远轰的老旧,世人也常看到西方军机寸步不离“伴飞”不休,心上分明刻意在意,嘴皮子却没闲着,经常口沫四溅,说什么没有用呀,一架图-95如果实锤的话,所表现的能量,正能毁灭一个中等军事强国。美国虽有B-2隐身轰炸机,不也照样装备着B-52这种大古董飞机吗?没有谁比谁更古老,所谓威慑看得见,那么一个大家伙,多年来又把多少国家和地区裹胁在其威慑之下。我们不为此,可对觊觎我们的敌人,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

第三,核常兼备。现在的远轰机,不只可以携带核弹头,还可携带常规弹头,一架出去几十吨导弹和炸弹,可以干更多的活儿,以隐身突防,可以随时出现在想出现的地方,想防防不住,正能突出自己的高能量,可以说,它天生就是大国重器,也只有大国能造造得起,能用用得起,战略远轰为大国而生!

其他网友观点

因为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核心利益已沿伸至海外国外,在世界特别是在非洲国家有大量投资,而且海外同胞的数量也是很多的,如果世界其他国家战乱,民航客机接同胞回祖国,再加上战斗机和轰炸机护航,同胞非常安全,当然战斗机和轰炸机经过别的国家得提前同经过国提前协商,并得到批准。谢谢邀请,祝好运!

其他网友观点

我国的洲际弹道导弹能力,足矣为我国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战略安全,虽然与核武大国的能力相比,还是有一定的技术差距,但基本上处于同样的水平!

一个核武国家,都会构建三位一体核威慑力量,具体就是空基核威慑力量,陆基核威慑力量和潜射核威慑力量,其中陆基核威慑力量发展最早,运载攻击威慑能力也最强,但陆基核威慑力量的缺点也非常明显,由于陆基核威慑力量的体积巨大,是最容易被对手监控的目标,战时也是首先被攻击的对象,生存能力比较低!所以,现在主要依赖陆基核威慑的国家,都会采用车载机动式发射平台,可以有效的提高战时生存能力。

同时,陆基核威慑还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在火箭上升阶段最容易被干扰和拦截,此时的火箭也最为脆弱,美国构建的弹道导弹防务体系,也主要是拦截这种上升阶段的弹道导弹,在弹道导弹升到最高阶段并在下降阶段初期,此时的弹道导弹速度是极为缓慢的,也是最容易被拦截的时刻!

为了改变陆基核威慑力量的缺点,各个核武大国都会发展空基核威慑力量,使用突防能力强、载弹量大、滞空时间长和航程足够远的发型战略轰炸机,和平时期携带搭载核弹头的巡航导弹,在预订的航线升空进行战略巡航,避免了弹道导弹在陆地容易被攻击和上升阶段的容易被拦截的劣势!战时反应能力也会大幅度提高!

目前拥有成建制战略轰炸机的国家,只有超级核大国美俄两国,这也让美俄在面对其它核武国家时,拥有更快的反应能力,在核威慑环境下,比对手反应更快,哪怕仅仅是十余分钟,战争结果可能会取得翻天覆地的改变!我国严格意义上还不具备拥有战略轰炸机的能力,虽然我国是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这种能力也是必须拥有的!

当前除了美俄和我国在研发战略轰炸机之外,其它核国家已经逐步的放弃空基和路基核威慑力量,而是将主要的精力用于二次核反击的潜射核威慑力量,法国和英国现在已经全面的实现了核威慑力量为海基核威慑力量的转变!而美国也逐步的降低陆基核威慑力量,美国陆基核威慑力量的主力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民兵三系列!不过美国在空基和陆基核威慑力量的实力还是足够强悍的!

所以,我国的核威慑力量体系建设,将以突破空基核威慑力量及强化完善海基核威慑力量为主,并保持一定量的陆基核威慑力量为辅的三位一体核威慑体系!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个人观点欢迎点评讨论!

其他网友观点

中国的导弹世界一流。从各类平台发射的导弹,足以消灭我国周边区域的任何三维空间的敌目标。“东风快递,使命必达”,是我国火箭军的美誉。特别是,我东风三剑客:东风~21D,东风~26,东风~17,更是独步全球。
最近,从贵州,浙江两个千里之外的不同地方,发射东风~26,东风~21D,同时准确命中我南海的同一条移动靶船,显示了我火箭军现代化战争的可信实力,也使美军在我南海的“航行自由” 行动,感受到了中国火箭军的最真实的威慑。美军嚣张的气焰,不得不有所收敛。
以上这些导弹,对于我国突破第1~2岛链封锁打造我国区域拒止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以上阐述的我国导弹,基本上是战役级的。然而,决定一个大国的生死存亡,还必须具备战略级,足以毁灭敌方整个国家的核反击手段,並以此实现大国之间的战略核平衡。这种核反击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便是携带有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
在洲际导弹发展方面,世界最强的洲际导弹,排名一、三的分别是美国的民兵~3和“和平保卫者”MX导弹。排名二、四的,分别是俄罗斯的白杨和撒旦。
现在美军服役最先进的,是民兵~3洲际导弹,固体、液体三级推进。它的最大特点,是机动变轨能力和精确度(误差150米左右)。目前美国陆上部署450枚以上,是全球最大的陆基核威慑规模。其单枚威力,相当于广岛核弹100~200倍。美国的 “和平保卫者” MX导弹,它是美国第四代战略弹道导弹,也是最先进战略导弹。美国人觉得,这种洲际导弹根本用不上,目前已经退役了。
中国的洲际导弹,东风~5B液体燃料洲际导弹,是原东风~5糸列的改进型。为强调弹头小型化,突防能力,快速反应能力,中国洲际导弹采用固体燃料,对其性能做了一系列改进,並取得重要进展。例如东风~31A,东风~41,已经服役部署。其先进程度和威力,正在超越目前世界上所有型号的洲际导弹,中国致力于大国战略平衡的核威慑也正越来越可信。
毕竟携带有核弹头的洲际导弹是足以毁灭敌方整个国家,甚至是毁灭全球的核打击手段,核战不可能有赢家。因而它只是一种让世界同归于尽的终极威慑,没有哪个国家真的敢于动用。某些国家为了摄取战略利益,每年,都校验式试射一两枚洲际导弹,实际上都是不含核弹头的,只是刷核战略威慑的存在感而已。
如今,大国之间的博奕,往往是采用挤压蚕食对方战略空间的形式。最大可能,是挑起大国之间或者是利用代理人进行局部战争,而不是企图挑起新的世界大战。这种情况下,最终战略摊牌式的核威慑,难以奏效。这种洲际导弹的战略核威慑,还不如战略轰炸机。普京说得不错,抗议一百次,也不如战略轰炸机翅膀扇动一次。
轰炸机可以分为战术轰炸机、战役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三种类型。战术轰炸机一般能装载炸弹 3~5吨,战役轰炸机能装载炸弹 5~10吨,战略轰炸机能装载炸弹10~30吨。当然这些炸弹,也可以换装成精度更高作战效果更好的战术导弹。
轰炸机是专门用于对地面、水面(水下)目标实施轰炸的飞机,是空军实施空中打击的主要机种。轰炸机不但能执行推毁敌军工事、杀伤敌军人员等战术轰炸任务,还能执行推毁敌军的兵工厂、发电站通讯枢纽甚至一个城市等战略轰炸任务。轰炸机不但以摧毁敌方人力物力为目标,而且还将摧毁敌方的作战意志作为目标。
1911年11月,意土战争爆发。意大利飞行员驾驶飞机在土耳其阵地上空投放了4枚重2千克的炸弹,这是世界上轰炸机第一次参加实战。19
15年,俄国的军队首先装备了轰炸机。随后,英、法、德等国军队也相继装备了轰炸机。
二战时,美、英、德相继研制出了许多新型轰炸机。美国的 B~17战略轰炸机和英国的 “兰开斯特”轰炸机,对德国实施昼夜轰炸,最终使德国丧失了战争能力。美军B~29 型轰炸机向日本长崎、广岛投下了原子弹加速了二战的结束。从此,轰炸机成为投掷核武器的平台,成为具有战略地位的作战平台。
轰炸机是可多次重复使用的作战武器平台,出动一次也只是消耗了燃油,比一次性使用的洲际导弹成本低了太多。而且,使用的威慑程度与携带武器有关,起飞降落转场又神出鬼没,极其灵活。洲际导弹则没有轰炸机那样使用方便了,一旦发射再也不可能收回飞行指令,极易引起战略误判。按下核按钮,发射洲际导弹是非常慎重的事情。
战略轰炸机具有全球打击能力,能够携带大量常规武器,也能携带核武器,是核武器空中投放的重要平台,是"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旦战略轰炸机进入24小时的战斗巡航值班,就表示该国能够实现应急核反击能力。所以战略轰炸机,更多的也是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战略核威慑能力。
二战后,全球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有美国的 B~1B,B~21,B~2,B~52 以及俄罗斯的图~95獾, 图~22逆火,以及图~160。目前各国在研发战略轰炸机时,正在向隐形超音速长航时,和提高反雷达、红外线等探测,作为最主要的发展方向,突防能力更强,战斗力更加强悍。例如美国的B~1B,B~21,俄罗斯的图~160 超音速战略轰炸机等。
现在美国空军还把B~1B作为反舰平台,一架内部弹舱就能挂 24枚 AGM~158C远程反舰导弹。美军还在解锁 B~1B 的外挂架限制。如果解除之后,该机一次能挂 36 枚远程反舰导弹。作战时,4架编队就能对航母编队实施饱和攻击,而且是全球范围的海域。B~21目前情况不详。
为获得更长的飞行航程航时,国际上还正在认真考虑,研制核动力的战略轰炸机。
我国在战略核打击~威慑体系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东风”系列陆基洲际导弹,体系完整,性能已与美俄先进水平接近,只是核弹头数量上差距较大。海基方面,094/094A型战略核潜艇,及搭载的 “巨浪~2” 潜射弹道导弹,性能虽然还达不到世界先进,但是新一代战略核潜艇和潜射弹道导弹“巨浪~3”研发,巳获得很大的成功。
令人遗憾的是空基方面的轰~6K,虽然经过技术改进,但依然航程短挂弹量少,与美俄的战略轰炸机差距太大,实在是无法满足“战略轰炸机” 定位。 不得不承认,这是我国“ 三位一体 ”作战体系中的最大短板。
发展战略轰炸机,除了满足国家战略安全以外,对于整个航空工业,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近些年随着歼-10、歼-16、歼-20等先进国产战斗机研发、制造,军用航空技术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在大型飞机(民用和军用)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我国运~20已经批量投产,但航空发动机还有待继续努力。
令人振奋的是,据可靠消息,我国轰~20已经首飞成功,即将在西飞下线,说明我国在轰炸机研发方面缩小与美俄较大的技术差距是可能的。
研发战略轰炸机,对于整个航空工业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从国家战略上集中资源、资金以及政策扶持,突破航发、电子、材料、装备制造等航空方面的关键学科,对于整个国家航空工业发展,都极其重要,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