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千年教育知识服务平台  
  • 登录|
  • 注册
  • [退出]
网站数据统计:今日26套 共更新21299套课程

步兵战车只能防御机枪和机关炮吗,在战场上是不是就是消耗品?

更新时间: 2021-11-24 13:14:57 点击数:

工业时代的战争没有什么不是消耗品,更不存在能一招鲜杀通天的武器。步兵战车防御力虽然达不到主战坦克的标准,但也足够称得上是战场前沿最“硬”的东西之一了。

有些人存在一个误区,喜欢把武器单独拿出来评价优劣,这样就常常会出现某些啼笑皆非的论点,比如“坦克要淘汰了,反正挡不住导弹”、“步兵战车又脆又薄,没啥大用”,这都是以点概面的典型。

坦克的事儿我们这回不谈,就说步兵战车的防御力。实际上许多装甲车的纸面数据确实不高,但那也不是随便什么机枪、机炮就能欺负的。在穿甲方面,口径、弹种、距离、角度因素都相当重要,此刻A-10的“复仇者”能打穿的装甲,换一款链炮或换一个条件就未见能行。炮弹是不是穿甲弹?是什么穿甲弹?弹头接触倾角是多大?炮弹是多远打来的?可能任一数值发生变化,都足以令穿甲结果发生变化。

步兵战车从来不敢说防御主战坦克的脱穿,但是在防御大口径机枪方面基本不存在问题,且大多数步兵战车都达到了轻型坦克的同类防护水准。

以中国抗战发生的事迹为例,淞沪会战时,鬼子“坦克军神”西住小次郎率领一辆“89式中战车”冲锋,遭遇了中国军人的殊死抵抗,大量步枪、马克沁火力射向这辆又脆又薄的坦克,将坦克表面打得坑坑洼洼,但1300个弹着没一个将之打穿。

“89式中战车”的装甲很强?这种鬼子的破车堪称二战最差坦克之一,总重不过13吨,装甲数据为:前17mm,侧后15mm,顶10mm,底5mm,材料为表面渗碳工艺镍铬钢装甲。

现代的步兵战车数据比89中战强得多,如美国“布雷德利”步兵战车重23吨,车体为铝合金焊接,拥有多层带间隙复合装甲,其中首上和顶甲为铝合金,前部挂有9.52mm钢板,首下为钢装甲,侧面为铝合金+间隙装甲的复合结构;间隙装甲分为5层,共厚152mm,此外还加装了爆炸反应装甲,足以抵挡普通HEAT的攻击,基本免疫14.5mm苏式大口径机枪的射击,远距离也可一定程度抵挡住机关炮的射击。

在真正的战场上,许多装甲车都有被击穿的案例,但击穿有时候不代表伤害,就如同钢盔,钢盔并不为防御子弹设计,但确实有许多人依靠钢盔活了下来。步兵战车是战场上士兵的火力支持与运输平台,它确实能顶住不少子弹、炮弹,还能发挥出强大的火力,这就够了,总比裸身冲锋要强。

实际上,尽管步兵战车对机关炮不免疫,但真打起来得势的往往是更灵活的步战,毕竟它们的任务是战场上的多面手,既要辅助步兵作战,又可跟随掩护主战坦克,对付藏头露尾的目标最是拿手,如果遭遇到有威胁的火力,也只需要让坦克上去捞一炮就行了。

总而言之,在谈论一款武器是否够格的时候,我们最好思考下有什么东西能取代它,否则无论再多的“克星”,它的生存率再差,人们也必须藉由那些割舍不掉的优点来使用它。

其他网友观点

步兵战车型号不同,防御能力也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以美国的布莱德利步战车为例,其正面装甲最多只能抵挡12.7或华约普遍使用的14.5毫米重机枪的正面设计,以及抵御在较远地方飞来的155重型榴弹炮的破片。

用美国大兵的话说,在战场上驾驶这种战车,无异于在“裸奔”。因为基本上敌方机械化部队都配备有大量小口径机炮,即使是布莱德利的正面装甲,也可以轻松被击穿。

德国造的“拳击手”战车,防御性能就出色多了,车体由全焊接轧制钢装甲构成,钢装甲上部还加装了防震螺栓固定的AMAP复合装甲,车内乘员舱完全被AMMNPL防剥落层衬垫所覆盖,能够抵御穿甲后弹片的袭击。

“拳击手”的车体装甲达到STANAG 4569第4级标准,可以阻挡从任何方向射来的14.5毫米穿甲弹;加装附加装甲的话,防护标准可达到STANAG 4569第6级标准以上,车体正面能够防御30毫米穿甲弹射击。

乘员舱防雷座椅与车内地板分离,则可以防止地雷和简易炸弹袭击;而“拳击手”车体的顶部装甲可以承受炮弹碎片和一定量的顶部攻击武器、如攻顶反坦克导弹配备的高爆反坦克战斗部打击。

更叫人称道的是,“拳击手”还可以配备反应装甲和主动防御系统。而瑞士“食人鱼”5轮式步兵战车,防护性能也非常优越,加装了复合模块装甲,正面可以抵御30毫米穿甲弹,其它各面可以防御25毫米穿甲弹攻击。

这样一来,我们对战车的防御性能就不能不刮目相看,就不仅仅像有人说的,只能防御机枪和机关炮。

但是,战车重量不能比坦克重,(拳击手战车空重24吨,食人鱼30吨)再好的防御性能,也无法超越5、60吨重的坦克。

在现代战争中,不要说战车,坦克也已经成为消耗品。

说到坦克,很多人都会想到伊拉克的死亡公路。在海湾战争中,有1400辆伊拉克车辆被摧毁于高速公路上,伊拉克精锐的共和国卫队的数百辆坦克被石眼航空子母弹瞬间炸成零件。

美制的石眼航空子母弹,内装247枚双用途子母弹,每枚子弹重0.63公斤,在150米高度投掷时可杀伤5000平方米内的目标。

因此很多军事专家惊呼坦克时代结束了,未来战争中,坦克完全成为消耗品,只能任人宰割。坦克如此,更何况战车?

平心而论,现代战争形式已经改变,掌握制空权,向对方军事、战略目标发动外科手术式的打击,直至摧毁对方的战争能力,摧垮对方意志,是战争的主要形式。

在这个阶段,无论投入多少坦克和战车,都是如泥牛入海,没有任何意义,只能做牺牲品和消耗品,因为任何一种坦克都经不起大口径穿甲弹打击,坦克的装甲升级速度,永远赶不上穿甲弹的研发速度。

坦克在现代战争中就如此弱势,战车就更无助了,任你机动性再好,能逃得过制导炸弹袭击,做梦去吧。

但是虽然坦克和战车那么可怜,各国依旧非常重视,没有放慢研制的步伐,这是因为它们还没有到无用的时候。

首先大规模的冲突越来越少,类似于土耳其跟库尔德武装、胡塞武装跟政府军、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这样的局部冲突越来越常见。这类冲突的特点就是区域小,地形复杂,重武器很难发挥作用,战争武器使用也在一个可控范围。

其次,即使是大规模战争,如伊拉克战争,战争目的如果是征服这个国家,推翻该国政权,最后一定会出动地面部队,短兵相接的战斗就可能发生,甚至还会开展阵地战和巷战。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是坦克,战车也会派上用场,有了用武之地,甚至唱起主角。

战车很多是轮式的,重量轻,便于飞机空运和投放,坦克空运起来就麻烦得多。

战车的车轮设计,让它提速更快,机动性更强。

除此之外,战车的速度也是坦克无法比肩的。

以德国拳击手战车为例,“拳击手”动力单元使用一台MTU 8V199 TE20柴油发动机,功率720马力,采用艾里逊HD4070全自动变速箱,七个前进档和三个倒档,拥有全8×8驱动,最大公路时速达103公里/小时,(比时速最快的坦克还快20公里)最大行程1100公里(坦克行程350到400公里)。

而且步兵战车还能涉水,1.5米深的水,对它来说不在话下。有的步兵战车在进行密封处理之后,还能在水上漂浮起来。

战车还有一个比坦克好的地方,就是维修方便。

在战场上难免发生意外,如果是坦克的履带发生断裂,维修起来非常耗时。而战车在车轮放气后还能行驶80公里以上。必要的时候,只需要换一个车轮就能继续执行任务。

在实战中,战车表现不俗,可圈可点。

在沙漠军刀行动中,美军两辆布莱德利战车用配备的武器击毁了五辆共和国卫队的T-72主战坦克。

在另一次军事行动中,装甲骑兵2营E连的布莱德利总共击毁了28辆伊拉克坦克、16辆各型战车、30多辆运输卡车。由此可见,战车还是有不少长处的,并非一无是处,只能作为牺牲品。

所以各国并没有放弃战车生产和装备,战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被淘汰。

其他网友观点

一切武器都是消耗品,没有一种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存在。

同时还有一种观点就是——任何武器都是一种妥协的存在,没有完美的武器。

这点在步兵战车上其实就表现得特别明显了。

以美军为例,通常现在的情况下是M1坦克配合M2步兵战车进行统一配合的行动。

这样在M1坦克无法到达的位置们可以让步兵战车中的士兵尽快到达,或者是在需要在坦克周围进行警戒或步坦协同进攻的时候,步兵也可以尽快的到达坦克周围。

这样的任务其实可以采取我们之前的土办法例如:

或者:

再不济可以让士兵在越野吉普车里面和坦克一起协同行动。

但问题来了,无论是趴在坦克上还是做在卡车上甚至是在吉普车上的士兵,在面对坦克编队所处理的战场上,防护力都是不足的。

所以就有了装甲的步兵战车。

渐渐的,由于防护需求的提高,薄钢板装甲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露天的开放式车体也不够用的了,于是渐渐的就开始出现了具有一定装甲厚度的现代步兵战车了。

但是——做人嘛要知足!

已经给你们装了足够多的装甲了,能扛住一般的枪炮了,这件事对于步兵就基本上够了。

如果步兵战车的装甲太厚,就意味着要有更大的发动机、更高的耗油量以及更高的费用,最后换回来的则是更少的载员能力。这就有点不划算了。

所以目前世界上也就是以色列搞出来了一个介于坦克和步兵战车之间的东西——梅卡瓦战车

在这里面除了坦克乘员外还能额外再搭载6名士兵。

但这件事吧,也就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了。

士兵的展开,需要梅卡瓦坦克停车,这样就将自己“更贵”的武器直接暴露在敌人的火力范围之内。而且早期设计的梅卡瓦由于车体大小和发动机功率的原因也只能安装105mm火炮,就直接削弱了火力。

到最后更贵的(几乎贵了一倍)的梅卡瓦3、4才真正解决了火力问题。

但——与此同时,以色列就又整出了一堆

梅卡瓦的步兵战车。

所以说来回折腾个什么啊!

说会步兵战车,这东西能挡住机器扫射和炮弹破片就够了,剩下的事情坦克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