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千年教育知识服务平台  
  • 登录|
  • 注册
  • [退出]
网站数据统计:今日25套 共更新21384套课程

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 2021-10-11 16:40:04 点击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老子的《道德经》当中的一句完整的论述。

老子的《道德经》大概分“道经”和“德经”两大部分,这句话属于“道经”的部分。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对于《道德经》的理解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几乎没有太统一的的权威的达到一直认可的“诠释”。这说明这部并非“长篇大论”的中国历史上最经典,最丰富的论著之一的著作,直到今天还是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这对于迄今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讲,是十分了不起的。

老子的这句话,我个人认为是老子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之下的对于人类社会的“理想关系”的阐述。这句话的关键,是对“仁”的理解,也就是说“就像自然界对万物一视同仁一样,人类社会也要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相对比较好理解,“刍狗”是古代用草扎成的狗,用于祭祀。在人类最初的祭祀神灵的活动中,都是用“活物”来作为祭品的,但是慢慢的,活物祭祀显得比较“奢侈”,而祭祀活动本身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所以祭祀用的祭品慢慢的就由“活物”慢慢变成用草扎的“替代品”所替代。当然 这和祭祀活动的普遍化和平民化有很大关系。平民百姓祭祀用不起活的祭品,用草扎的替代品就是必然。

老子说“以万物为刍狗”的第一层意思是“活的祭品和草扎的替代品没什么不同”。当然,这句话还有第二层意思。

“刍狗”作为祭品,在祭祀活动当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在祭祀之前和祭祀活动中,是被人相当重视的,,但祭祀活动之后,一般就不那么受人重视了。大多数是被抛弃或者烧掉。因此老子认为自然界的万物也是一样,都有它的用途和消亡规律,也就是所谓的“自生自灭”。

所以,这句话的第二层意思就是遵从自然规律。

而“天地不仁”当中,所谓“天地”是指自然界万物的主宰者。中国人认为这个世界的最高主宰者就是“天地”。所以,在男女成亲的时候的第一拜就是“一拜天地”,而作为国之主宰的君王,祭天拜地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北京的天坛和地坛就是皇家祭拜天地的祭坛。

在老子的“道德经”当中,所谓的“仁”和孔夫子所说的“仁”其实内涵的差异比较大,孔子所说的的“仁”,是指一种“关爱”和“悲悯”,还包括“宽容”和“忍让”,总的来讲是一种“情怀”。而老子所谓的“仁”则是指“不公平的,自私的”态度。

天地对万物的态度是公平的,不会为一己之私来对万物“区别对待”,也不会违反“(自生自灭的)自然规律”。这是最高境界的“仁”。这就是这句话的核心含义。

而“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当中的“圣人”,应该是指“统治者”,这和孔子说的“圣人”的含义大同小异。老子的意思是:

(就像自然界的主宰者对万物一视同仁的态度一样),人类社会的统治者也要对百姓“一视同仁”而不应该横加干涉。这就是老子“无为而治”的观点的“理论基础”。

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是其《道德经》当中第五章的一句话,第五章的全文是: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这段话比较全面的阐述了“无为而治”。

按照我的理解翻译一下:

天地是公正无私的,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遵从其规律,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和天地一样)圣人也应该公正无私的,也同样像对待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不会去干涉而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像风箱(橐龠)一样,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听的(说的)太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可以看出,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已经开始注意“遵从规律”这个概念了。很了不起。

其他网友观点

感谢邀请。

这是个太难回答的问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老子》第五章。对这句话,自古以来,解释者无数,大概谁也难证明自己说的最准确。

这一章的全文是——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首先,“仁”的含义是什么? 自古最通行的解释,“仁”为“仁爱”,所谓“仁者爱人”。但这是儒家对“仁”的理解。道与儒,毕竟还有区别。

近代有学者解释,“仁”为“人”也。也有不少人不赞成,说老子那时候还没有这样的认识。

不妨先按通行的解释理解。

那么,“天地不仁”,就有了至少三种解释——

第一,否定句,天地很不仁爱,或者干脆是仁爱的反面。

第二,反问句,天地如果不仁爱。

第三, 排除句,天地无所谓仁爱。

自古以来,主张第三种者为多。因为古人多用这样的句式,直到唐宋依然如此。比如,魏徵奉敕所作的《九成宫醴泉铭》说:“大道无名,上德不德”,不是说圣上不具备该有的道德,而是说,至上的道德,反而不表现为具体的道德。

“刍狗”,自古以来也主要有两种解释——

一是说指草和狗两种东西。

另一是说,是指祭祀所用草扎的狗。

多数认为是第二种。前一种很难说通了——为什么是草和狗这两种东西?相互不搭界。

按照前半句的三种理解,与后半句联系起来,也就有了三种解释——

一,天地是没有仁爱之心的,把万物都看作是草扎的狗。

二,天地怎么可能不讲仁爱,把万物都看作草扎的狗呢?

三,天地无所谓仁爱,不会把万物看作是祭祀时有用祭祀完无用的草狗。

上古之时,比如商周,曾用活狗作为祭品,后改为用草绑扎,称为“刍狗”。确是祭祀时有用祭祀完无用。

第三种解释,被多数人所接受。

需要说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出土的郭店楚简中,有《老子》的内容。里面,并无“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这句话话;也没有最后的“多言数穷,不如手中”这句话。

另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土的银雀山竹简和马王堆帛书,均有《老子》一书,但编排上,非《道德经》,而为《德道经》。这皆为汉文帝二十年(公元168年)以前的版本。可见,现在通行的《老子》,当为汉武帝之后的版本,那个时候到魏晋时期,编辑先秦史籍很多,托伪修篡也不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以及“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很可能是批语,但就像脂砚斋批红楼梦一样,有不少后来竟成为了正文。

其他网友观点

巜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字面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

这句话所内涵的意思是:天地看待万物就像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万物特别不好的想法。也就是说:天地对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顺其自然发展。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运气),与天地无关,天还是做好自己天的职责,地还是守好自己地的职责,这是天地的自然规律。

引申到人类社会来说:有人富贵腾达,有人低贱卑微;有人聪明绝顶,有人愚不可及;有人四肢健全,有人天生残疾。天地本无爱憎,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在社会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