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千年教育知识服务平台  
  • 登录|
  • 注册
  • [退出]
网站数据统计:今日0套 共更新21251套课程

介子推寒食节-介子推寒食节小故事

更新时间: 2023-01-28 18:39:53 点击数:

这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介子推寒食节相关问题,以及介子推寒食节小故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介子推寒食节-介子推寒食节小故事(图1)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人介子推。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

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扩展资料:

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

更是聚民心,凝国魂,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介之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对于当代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从唐代宫中寒食节放假七日踏青春游,演变为今天的“旅游黄金周”;由寒食禁火,演变为今天的护林防火;由寒食插柳,演变为今天的全民植树造林;由蹴鞠,演变为今天风靡全球的足球运动,意义可谓深远,不可低估。

同时,寒食节2640年的演变,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多个阶层意识形态的反映,是当代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学的重要线索之一。

介之推与寒食节的故事

介之推与寒食节的故事

:在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曾经流亡在外,介之推就割股肉煮成肉汤,供重耳充饥,最后重耳成为晋文公,重赏群臣,却忘了介之推。晋文公火烧深山,希望逼出归隐的介之推,介之推坚决不出山,最后死在柳树下。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将介之推忌日定为寒食节。

介之推的简介

介之推又名介子推,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忠臣。介之推是一个不慕虚名、不计报酬的忠臣,作为晋国国君晋文公的忠厚臣僚,他留下了很多传说,被民间社会广为传颂。如“割股奉君”、“功不言禄”、“功成身退”。传说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

关于寒食节的古诗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夜》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介子推的故事寒食节的由来是什么?

介子推的故事寒食节的由来如下: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

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相关人物简介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人。

当时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妃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是引发一系列变乱。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翟,随行贤士多人,介子推是其中之一。在外逃亡的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

介子推不愿意接受封赏,被晋文公误烧死在山中,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